文/黄子潇百盛证券
餐饮和零售品牌正在涌向县城。
假期返乡的人们有了一个重大发现,西式快餐、中式火锅的连锁品牌纷纷进驻了家乡,自带商务标签的瑞幸、星巴克开到了县城的街角。
零售、餐饮业加大县域布局的背后,是数亿下沉市场不容忽视的消费力。
抖音发布五一小城消费数据报告称,三线及以下小城消费力强劲,城市相关吃喝玩乐搜索次数环比增长31%,高于一二线城市的19%;团购成交额接近去年同期1.8倍。
县城消费的繁荣也催生了县域金融的需求。对此,民营银行正在多渠道切入县城经济,在获取消金客群的同时,也间接地为县城“造血”。
从县域消费到县域金融
许多原本只出现于一线城市的零售餐饮品牌,如今正在加速占领县城。
除去主打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外,喜茶、茶百道等茶饮品牌遍布县城街头巷尾;“零食很忙”与“赵一鸣零食” 门店58%位于县城与乡镇,两者所属公司鸣鸣很忙已正式向港交所递表;肯德基推出120 平方米的迷你店以加速覆盖低线城市;海底捞在去年开放加盟,掘金下沉市场;美宜佳便利店亦在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张。
美团数据显示,2019年到2023年县域即时零售消费额复合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,县域居民愿意为便捷的购物体验支付一定溢价。麦肯锡预测,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规模超66%的增长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、县乡市场在内的下沉市场。
县城消费的繁荣侧面印证了县域金融的市场潜力。整体来看,大型国有银行将分支机构延伸到县城和乡镇,与当地的城商行、农商行、农信系统构成了线下的县域金融体系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县域客群正是消费金融的主力客群之一。如招联金融2020年报告称该司APP用户以四线城市与县村镇居民为主,平均占比超过85%;蚂蚁消金2023年发布的报告也指出,其4亿消费者中,超过六成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和地区,接近一半来自中西部地区。
从广义来看百盛证券,除消金公司之外,微众银行、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亦涉足消金业务,在长尾客群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。数据显示,微众银行“微粒贷”超过40%的服务发生在三线及以下城市、县域、乡村地区。
今年3月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《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》,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,助力提振消费,并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。对于信用良好、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,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,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。
近期,国有大行、股份制银行、民营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紧密跟进,纷纷对消费贷产品进行“延时提额”。
从政策思路和空间来看,消费金融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短期纾困与需求刺激,更关乎长期消费结构升级与经济韧性提升。
中信建投研报认为,一是在拉动内需阶段,消费金融通过平滑跨期消费,缓解居民短期流动性约束;二是通过“零息分期+补贴直减”模式,消费金融可以成为传导财政政策的毛细血管。在扩大内需、提振消费的政策框架下,消费金融成为我国提振消费最重要的角色之一。
把税留在县城
数据显示,中国共有近2000多个“县城”,包括约1300个县、约400个县级市,以及约200个自治县、旗、自治旗等,县城之间的经济水平并不均衡。
过去十年,县一级是脱贫攻坚的前线,贫困县作为基本单位。在各省区贫困县摘帽、清零的过程中,亦有民营银行的身影,其依托的是“联合贷款”这一特殊模式。
据不完全统计,头部民营银行参与了上百个帮扶县脱贫工作,这可直接体现在增值税的贡献上。
时间回到2014年。在民营银行成立之初,由于现金业务受限,资金成本较高,民营银行摸索出联合贷款模式,即联合国有银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等按比例共同出资发放贷款。
多年的联合贷款合作为民营银行引入了大批的合作银行,这成为了切入县城经济的渠道。
早在2017年起,微众银行就通过微粒贷业务联合19个合作银行在42个“国家级/省级脱贫县(原扶贫县)”助力脱贫攻坚,基于联合贷款合作模式特点,微众银行倡导合作银行将微粒贷业务核算落地至县域分支机构,定向为县域贡献税收,相关税收被定向用于各项扶贫事业。据悉,新增税收常被当地政府用于改善道路、饮水等基础设施条件。
时间来到2021年,全国实现全面脱贫,进入乡村振兴的新征程。微粒贷这一模式也升级为 “微粒贷乡村振兴帮扶模式”,相关税收投资也被当地政府用于各项“乡村振兴帮扶项目”中,一方面可以带动县域金融业产值,另一方面可以贡献税收。
重庆市城口县是一个案例。该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,微众银行在2018年联合重庆农商行、重庆银行将“微粒贷金融扶贫项目”落地在城口县,通过定向贡献税收模式助力其脱贫。
微众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一组数据:2024年,微粒贷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已落地全国 48 个县域,项目整体上线以来累计贡献增值税超29亿元,其中为6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贡献增值税税额超3亿元。
坚持普惠初心
民营银行发展至今,已经出现分化。头部机构强化科技能力、调整业务布局、升级组织架构,通过差异化定位把握市场优势。而要维持上述差异化定位,最根本的仍是坚持普惠金融的初心。
在2014年成立之初,监管部门将民营银行定位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、社区民众的特色银行,强调其“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战略”。全国第一家开业的民营银行——微众银行内部进行了多轮讨论,并在一场针对长尾客群的调研后,洞察到了长尾客群的痛点:无法提供完整材料,难以获取银行贷款。
2015年5月,“微粒贷”横空出世,无须提交任何资料,无须担保与抵押,打破我国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的空白。如今,“微粒贷”已经上线十周年,辐射全国 31 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。2024年年报显示,“微粒贷”笔均贷款金额仅 7200 元,约 71% 客户的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 元,充分满足 “短、小、频、急”的周转需求。
近年来,国家政策鼓励消费金融向新市民及县域市场渗透,覆盖传统银行难以触达的长尾需求,这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然性所在。
数据显示, “微粒贷”约 82% 的客户为非白领从业人员,约85% 的客户为大专或以下学历,约 18% 的客户为此前无人行信贷征信记录的“首贷户”。
“一系列突破性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起了我们的业务模式。不论是偏远地区的农民,还是城市奋斗的灵活就业人员,或是遍及全国的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乃至盲人按摩师等群体,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就能轻松获得服务。”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表示。
监管也在鼓励消费贷的纾困。据悉,“微粒贷”通过发放免息券持续让利于客户,2024年内为超 1300 万笔借款提供利息优惠,合计为客户减免利息支出达 9.8 亿元。
国际经济学家丹比萨·莫约曾说百盛证券,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微粒贷是微众银行在普惠领域种下的第一颗种子。而站在“新十年”的起点,微众银行将继续回答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的关键问题。
点点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